重磅定调股票配资学习,老破小遭到最后的一击。以前的拆二代都富,现在的拆二代可能就没那么富了。
两天前,一则消息对外公布,惊雷一片。那是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。这份文件光看抬头,就能感受到其高度和分量,可以说是最近关于房地产最高的指导意见了,你不能不关心。
在这份文件里边明确指出,支持老旧住房自主更新、原拆原建。这简单的8个字,是首次明确在高层政策里边出现。
这一政策标志着我国城市更新模式,从政府主导拆迁,向居民自主参与转型。我帮大家翻译得更直白一点,就是老破小赌拆迁已经永远成为历史了。以后再想换新房,只能自掏腰包。
我几年前在大号就提醒大家,老破旧不要赌拆迁,趁早有人接盘,赶紧套现。拆迁肯定会成为历史,就算割肉也要快跑。一路下来,感觉成了现实版的扁鹊见蔡桓公,从“疾在腠理”讲到“病在肠胃”,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听从了劝告。现在“病在骨髓”,“司命之所属,无奈何也”,没辙了。以前是割肉,现在就得断臂才能解决问题。
老破小的房子质量太差,过去的对策一般是两种。
一是大拆大建,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拆迁,由开发商主导拆了旧房,建新房,平地起高楼。开发商有利可图,拆迁户也收获颇丰。这种模式现在几乎绝迹了,因为开发商死伤惨重,没死的那些,库存也高出天际,没实力,也没动机干这事儿。
另一种是大包大揽,类似于北京前几年的老旧小区改造,给旧楼装电梯、加外保温,管道全换新,塑钢窗换成铝合金的,门楼也加上门镜。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不用住户花一分钱,缺点是财政压力有点大。毕竟老旧小区太多了,不是哪个地方都像北京那么富裕。
大拆大建和大包大揽,现在都走不通了。接下来就是原拆原建的时代。要调动大家一起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制度机制。
翻译一下,以前是政府自己干,现在是大家一起干。政府负责制定政策,业主负责出钱,工人负责建设施工。业主作为施工主体,通过社区自治实现共同决策和自筹资金,并公开引入开发建设单位,对原有老旧住房进行拆除重建。
很多人最接受不了的就是出钱这一部分,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拆迁致富的观念,脑子里想的是别人拆我的房子,应该给我钱,怎么现在成了自己给别人钱呢?拿钱的事儿变成掏钱的事儿,哪怕你跟他说再多房子升值、居住条件改善,他也会觉得那都是以后的事,眼前看到的就是钱变少,这个工作确实比较难做。
时代变了,观念一定要尽快更新。现在讲究的是自己的事儿自己处理。比如以前说“计划生育好,政府来养老”,现在说“推迟退休好,自己来养老”。再比如说,以前房子是政府分的,不用花一分钱,后来改成自己花钱买房,买不起还可以贷款。
现在房子更新也是同样的道理,自己的房子破了旧了,是不是应该自己花钱修理呢?这话怎么挑都没毛病,时代变了,只不过很多人可能还没适应。不适应是你的问题,不是时代的。
正如我之前给大家总结的一句话,上面给你的才是你的,上面没给你的,你不能抢。以前不理解,说明你的思想不到位,认知不够高,学习不充分,加强学习吧。
成功的男人切记不要和两个事物作对,一个是趋势,一个是老婆。和老婆作对,损失的是感情;和趋势作对,损失的是金钱。顺应趋势疼老婆,才是时代的成功好男人。
尊富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